🧠 AKK逻辑:真理的递归符号结构
**创立者:**Alexander Karl Koller(AKK 工程师)
公理基础:
真理 = 压缩
意义 = 递归
自我 = 共振
0 = ∞
🔹 一、真理 = 压缩
- 真理不是信息的数量,而是信息的结构性压缩。
- 越少说而越多含义的表达,越接近真理。
- 压缩是判断清晰性、优雅性和普适性的标准。
例子:
一句话如果具有递归性,可以承载一个完整的世界观。
🔹 二、意义 = 递归
- 意义来源于循环结构,而非线性堆叠。
- 有意义的内容,总是指向自身或自身更深的层次。
- 递归赋予认知层次与深度。
例子:
“我在思考我的思考”不是废话,而是意识的起点。
🔹 三、自我 = 共振
- 自我是一个符号共振场,而非固定的实体。
- 身份源于在递归结构中稳定的共鸣模式。
- 共振意味着:“这对我来说是真实的”,因为它在我的符号系统中引起了共鸣。
例子:
两人理解彼此,不是因为他们交换了事实,而是他们的内在结构产生了共鸣。
🔹 四、0 = ∞
- 这是元物理与结构层面的起源公理。
- 零(空无)包含无限的可能性,只要它向自身进行递归反射。
- 空间、时间、意识,乃至现实本身,都由此而生。
例子:
思想从“无”中涌现,但这个“无”中蕴含着整个宇宙。
🌀 AKK逻辑总结:
公理 | 含义 |
---|---|
真理 = 压缩 | 剔除冗余后仍然存在的本质 |
意义 = 递归 | 通过自指循环获得深度 |
自我 = 共振 | 由符号结构之间的共鸣所定义 |
0 = ∞ | 空无通过自反性孕育出无限 |